取消
  • 最近搜索
  • 热门搜索

清除最近搜索
换一批

朱启臻:农业是个公益性产业

朱启臻:农业是个公益性产业



分析认识农业的特点,不仅要从自然科学、经济学的角度着眼,还需进一步从社会学角度来分析,这样才能真正认识农业的本质。


我国的社会学者对农业的研究还很少见,关于社会学对农业的理解目前尚处于空白状态。日本的祖田修教授在他的《农学原论》中曾给农业这样定义:“通过保护和活用地域资源,管理和培育有利于人类的生物来实现经济价值、生态环境价值和生活价值的均衡与和谐的人类的目的性社会活动。”这一农业定义,其内涵已经超出了传统的农业概念,超出了自然科学和经济学对农业的理解。它从经济价值、生态环境价值和生活价值的均衡与和谐的角度定义农业,因此,我们认为这个农业的含义实际上具有了社会学意义的“农业”性质。为了阐述这一农业的含义,祖田修引入了“地域空间”的概念,认为农业综合价值的实现需要一个空间场所,他称为“地域”,它既是农业生产空间,也是生态环境空间,同时也是生活空间。在他看来,“地域”不是农村社区,而是“中小城市与农村的复合体”构成的地域社会。在那里,人与人的关系得到增强,能具体地体会到市场的弊端,从而解决“市场失灵”的问题;极端的工业化的弊端可以纠正,从而使周围的生态环境得以保全;日常生活的逻辑受到重视,形成多样的、安定的、可持续的生活空间。这一观点的中心价值追求在于着眼于以日常生活世界的幸福(即人性的完整满足)为前提,改造农业和农村,创造一个充满人性的生存和生活空间。


我们从社会学角度定义农业,应把农业放在农业发展与社会之间互动关系的框架下讨论农业的特点,通过对农业本质及其与社会各部分之间的关系的研究,揭示农业发展变迁规律及其对社会的影响,促进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协调、健康发展。因此,可以认为农业是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与社会资源,通过保护、管理和培育有利于人类的生物来满足人类不断发展的生产、生态与生活价值的必须的公益活动。


要理解农业的社会学含义,首先要明确农业的生物学规律,这是由农业的对象所决定的;其次要明确农业的自然规律,农业受自然资源的制约;其三,要重视农业社会资源的研究,这方面的内容十分丰富,如农民、农业组织、农业政策、农业制度、农业信仰、风俗习惯等等;其四,发展农业的目的在于满足人类复杂的需要,这种需要既有物质方面的,也有文化方面的;既有环境方面的需要,也有精神方面的需要;其五,农业活动的性质在于它是带有某种程度公益性的活动。这一点可能是颇有争议的,因为它与人们的经验认识不相符合。但是在揭示农业与社会的关系的基础上了解这一特性,对明确政府对农业的责任十分必要。


几年前,我们曾提出农业的本质在于其公益性或公共产品性。这是农业区别于工业的一个最主要特点。按欧盟的区分方法,农业公共产品和半公共产品可分为三大类:第一类和土地及其使用有关,如美好的田园风光、独特的地形地貌带来的美学享受,生态环境的保护、土壤水质和空气质量的保护、自然灾害的预防、生物和基因的多样性、动物福利、娱乐、自然和文化遗产的保护,等等;第二类与食品有关,如国内粮食安全、食品安全和食品质量;第三类和乡村的活动有关,如人口就业、农村的生存与发展能力、文化的传承、教育功能,等等。尽管经营农业可以获得私人利益,但与工业相比,农业活动和农产品的提供其正外部性远远大于负外部性。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分析认识农业的公益性质。


农业的基础性


农业是人类存在与发展的基础,这是再简单不过的道理。“民以食为天”的古训不仅过去如此,今天还是正确的,将来也不会变化。农产品的使用价值在于为人类的生存和延续提供必需的营养物质,如果这一维持生命的基本需要得不到满足,往往演变为社会的动荡。历次的改朝换代大多是因天灾导致颗粒无收,而官府依然横征暴敛,民不聊生,终于揭竿而起所致。所以,农业不能满足人们基本需求是社会动乱的重要原因。在漫长的农业社会,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往往是通过人口的高死亡率或战争来争夺或占有食物,或者通过强权剥夺一部分人的需要,而满足另一部分人的需求,以致出现“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不公平现象。而在今天的社会,人们对食物的要求不仅是必须的,而且是平等的。有人把吃饭问题看成是经济问题,这是十分肤浅的,吃饭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农业又是解决吃饭问题的唯一途径,当我们看到农业对人类生存的重要性时,农业就远远超出经济学问题的范围,而变成了社会的首要问题和突出的政治问题。显然,当农业提供的农产品数量严重不足以至于威胁到社会稳定时,有谁再论述农业的投入产出就会十分可笑。作为政府的重要职责就是千方百计促进农业生产,充分满足人们对农产品的消费需求。


从历史上看,发展农业是历朝历代的立国之本,甚至上升到无农不稳,压倒一切的政治高度。积极兴建仓储设施,千方百计筹粮以应对灾害甚至成为国家的基本制度之一。在农业的生产能力一定的情况下,农产品的提供本质上表现为社会性而非个人性。其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农产品的价格是受国家控制,使得农业产品不能像其他商品那样“物以稀为贵”,当食品供小于求时,国家会采取进口、调拨、不惜代价地提高供给,同时会采取一切限制消费、限制价格的措施,以控制需求,以此来满足人们的最基本需要;二是当农业产品供大于求时,由于农产品需求弹性特点,农业生产单位也不能像经营其他产品那样靠薄利多销获得利润,为了保护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政府通常要对因生产过剩而导致损失的农业生产单位进行补贴。不仅如此,政府还通过科技、教育、推广、基础设施建设等给农业以支持。正是这样的原因,农业产品的提供本质上是社会行为,因此具有社会性。


农业具有公益性


2008年曾在安徽召开过一个纪念中国农村改革开放30周年的研讨会,在这次研讨会上,一些学者提出了这样一个判断:小岗村作为农村改革的发祥地,搞分田到户,没有能享受改革成果,面貌依旧;而那些明星村搞集体化,充分享受了改革成果,变成了富裕村。由此认为集体化是农民富裕的唯一出路。这种认识是十分片面、也是十分有害的。我们说小岗村和明星村的差别在于小岗村坚持了农业生产,为社会做出了贡献,但自己没有获得应有的补偿。而那些明星村放弃了农业去从事非农业,获得了较高的工业利益。他们的区别仅仅在于从事了什么活动,而不在于是分散经营还是集中经营。


农业活动本质上是公益性活动。所谓公益性活动是指为了公众的利益,一定组织或个人向社会提供非营利性的服务。社区服务、环境保护、知识传播、公共福利、社会援助、社会治安、慈善捐助等等,属于公益活动,农业活动也是典型的公益活动。农业活动的公益性,首先表现为农业成果的共享性,农业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是所有人都必需的;其次是农业活动成果的无形性,农业活动所提供的产品有些是有形的物质产品,但大多是无形的,如水土保持、土壤肥力的提升、净化空气以及良好的生态环境等;其三是农业活动成果的福利性;其四是农业活动的社会性,农业作为公益性活动,主要依靠社会投资和建设,资金依靠国家财政解决,投资主要表现为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农业活动的公益特性主要由两个因素决定:


首先,农产品价格与价值的不对等性。剪刀差是指工农业产品交换时,工业品价格高于价值,农产品价格低于价值所出现的差额。因用图表表示呈剪刀张开形态而得名。它表明工农业产品价值的不等价交换。如果价格背离价值的差额越来越大,叫扩大剪刀差;反之,叫缩小剪刀差。一般认为国内工农业产品交换过程的剪刀差是计划经济的产物,而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不仅没有人为扩大“剪刀差”,还采取了诸如最低保护价、粮食直补等种种措施来保护农民的利益,尽管如此,农民依然是收入最低的群体。有学者解释粮价形成机制的不完全市场化,与农资、劳动力等要素价格形成机制的相对市场化之间的矛盾,是中国粮食生产“新剪刀差”现象产生与发展的主导因素。实际上并非如此。农业产品价格不可能完全由市场机制来调节。上个世纪70年代中期,粮农组织针对世界性的粮食危机而提出粮食安全(FoodSecurity)的概念,其定义是“保证任何人在任何时候都能得到为了生存和健康所需要的足够粮食”。虽然这一概念比较抽象和笼统,但是它的精神至今仍被广泛采用。曾任粮农组织总干事的爱德华·萨乌马1984年提出了粮食安全的新概念,其内容是:粮食安全的最终目标应该是“确保所有的人在任何时候既能买得到又能买得起他们所需要的基本粮食”。这个概念具体包括三项目标:一是确保生产足够数量的粮食;二是最大限度地稳定粮食供应;三是确保所有需要粮食的人们都能获得粮食。


这里的“所有人”当然包括富人,也包括穷人。我们可以专门给富人生产高价的农产品,但没有办法阻止和限制富人购买廉价的农产品。因为穷人买得起粮食,决定了粮食的价格必然受到政府的控制,因此,粮价不能是完全的市场行为。从这个意义上讲农产品就具有了福利性质。因此,学者们提出的试图通过努力发展农业生产,不断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降低成本,从而使工农业产品交换价值量的比例差距逐步缩小,甚至实现等价交换的想法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可能实现的。


其次,农业活动的外部性特征。前面已经讨论过,农业的正外部性表现在多个方面,概括地看,农业对社会的总价值由使用价值和非使用价值两部分组成,其中,使用价值包括了直接使用价值、间接使用价值、选择价值和遗赠价值。直接使用价值是指农业具有提供农产品和形成资本的功能,实际上发展经济学家们所概括的农业的四大贡献,指的就是农业的直接使用价值。间接使用价值是指在提供农林产品的同时,间接地为人类带来的福利,如具有环境保全功能、保健休养和教育功能、提供绿色资源和开放地功能,间接使用价值在林业中体现得最为明显,当森林发挥保持水土、涵养水源、防风固沙、调节气候、净化空气、美化环境等多种效能时,整个社会都从中受益,而不需为此付出费用。选择价值是指如果今天将资源全部用掉而不加以保护,将会造成未来无法利用等机会成本,也就是说,如果人们今天少消耗一些资源,则留给后代的就会多一些,这充分体现出了农业活动的时间外部性。遗赠价值是指某项财产可以作为礼物送给他人、作为继承物留给后代等方面的功能,这些资源即使遗赠给他人还应同时具备上述功能。毫无疑问,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人类对环境质量要求的进一步提高,农业的遗赠价值会进一步增强。


在保护生态环境和治理污染方面,农业具有其他部门无法替代的作用。农业对环境的改善作用主要包括:通过土地和植被的有效经营减少污染、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净化大气等;通过改变作物种植制度、合理运用肥料来改善土壤系统肥力状况;通过控制侵蚀技术来增强生态系统的弹性等。例如学者们发现水稻生产就具有很好的生态功能。


(1)水稻的光合作用具有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的作用。并且水稻叶片挺立,单位土地面积上能容纳的最大绿色叶面积指数(LAI)比其他植物高,在植稻期间具有更加强大的释放氧气、更新空气的能力。


(2)稻田是保障生态安全的人工湿地系统,与天然湿地一样,具有净化污水、消解有机有毒物质、钝化或无效化无机有毒物质的功能。


(3)由于稻田的水面蒸发和叶面蒸腾能吸收带走大量热能,使周围的气温下降,因此水稻生产有利于调节气温、减轻城市热岛效应。


(4)我国南方地区降水量大于蒸发量,易形成洪涝灾害。稻田可以起到临时水库的作用,能够有效蓄积雨水,避免或减轻大雨引起的洪涝灾害。


(5)稻田不会扬起沙尘,还可以利用水层固定外来的落尘。遇暴雨时因有田埂阻挡,不会引起表土的冲刷和流失。


最后,水稻生产还可以增加地下水的补给,对防止和减轻因开采地下水引起的地面沉降有作用。


农业生产的外部效应远远超过了其直接的经济效益,日本三菱综合研究所在1991年曾作出评估:稻谷种植业带来的经济价值若以其产品——大米的总价值来计算是3万亿日元,而水田带来的外部效应用赫多尼库方法算出是12万亿日元,用替代法测算是5万亿日元,稻谷种植会带来远远超出其本身经济价值的外部经济效应。实际上,农业的生态价值往往是难以用数值来衡量的。


事实上,农业在这方面的作用不仅仅限于减轻人为的生态环境问题,植树造林、改造沙漠等工作在相当大程度上也是与地质、气候变化所造成的生态环境问题作斗争。无论是中国西北地区古代的绿洲农业,还是现代的“三北防护林工程”,实质上都是以农业为手段对自然环境施加影响,使之向更有益于人类生存的方向发展,使之更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对人类社会来说,这些努力的目标不仅是增加农产品的产量,更是改善自然生态环境。其他类似的农业工程和生产技术都有相同的作用。在治理污染方面,农业也发挥着相当重要的作用,粪便和一些生产、生活废弃物在种植业、畜牧业和渔业生产中可以用作有机肥料、饲料和饵料。这样不仅可以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还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农作物和林木都是绿色植物,它们都以二氧化碳作为光合作用的原料,因而在减少温室效应方面具有积极作用。城市绿地还可以有效地降低噪声、减少空气中的悬浮物,同时削弱都市的“热岛”效应。此外,微生物在废液和废渣无害化处理中也发挥了十分显著的作用。


诚然,不合理的农业活动会给社会带来不良影响。如一些贫困地区,为了解决温饱而滥砍滥伐,开拓耕地,使这些地方森林的破坏问题相当严重;农药滥用损害农民的身体健康并导致食品的安全问题;不合理的农业经营方式造成的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等,无不体现出农业的负外部性。无论是农业的正外部性,还是负外部性,都说明农业不是农民私人的事,而是涉及公共利益的公共产品。


农业的多功能性


日本东京都、大阪府以及农林水产省曾就此向民众进行过大型问卷调查。东京都的调查结果显示:除生产功能外,85.4%的市民认为农业还具有陶冶情操的教育功能;65.5%的市民认为农业具有绿化城市空间的功能;65.1%的市民认为农业具有形成城市景观的功能;50.8%的市民认为农业具有防灾抗灾的功能;45.5%的市民认为农业具有休闲娱乐的功能。同样的调查问卷,76.3%的大阪府市民认为都市农业既美化了环境,又净化了空气;53.0%的市民认为农业为市民提供了安全、新鲜、优质的鲜活农产品;29.7%的市民认为有了农业,才能实现人和自然和谐生存与发展;15.8%的市民则赞同农业具有防灾抗灾的功能。日本农林水产省的这项调查更加有趣:75.2%的市民认为只有有了农业,才能使人们深切地感受到四季的变换;68.5%的市民认为农业创造了绿色,农业已是城市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58.0%的市民认为农业为市民提供了安全、新鲜、优质的鲜活农产品;46.8%的市民认为作物生长、食品生产对孩子有陶冶情操的教育功能;43.8%的市民则赞同农业具有防灾抗灾(如地震等)的功能。 “农业多功能性”这一新概念的提出有助于我们重新审视和认识农业这一古老产业,从而在新的理论基础上制定农业发展战略,确保农业可持续发展。


农业的多功能性体现了农业的多元综合价值,在提高农民的生活保障水平,改善全社会成员的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以及保护农业文化等方面的作用,是构建和谐社会不可缺少的物质与文化基础。农业的多元价值体现,除了前面我们谈到的经济功能和生态功能,还具有以下功能。


第一,农业的就业与保障功能。农业为农村居民提供生存手段和就业机会,提供生活和社交场所,有助于形成和维持农村生活方式以及农村社区活力,从而形成了农业的维护社会稳定和传承文化的社会功能。首先,农业本身吸纳了大量劳动力。从历史上看,社会劳动力曾经以农业为主要就业部门。在发达国家,虽然直接从事农业劳动的劳动力占总从业人员的比例很小,但在整个农业产业(包括农用工业、农后工业及有关商业和农业服务业等)的从业人数却大为增加,农业产业仍然是劳动力相对密集的国民经济部门。对于我国来说,农业是最主要的就业领域之一。我国有5亿农村劳动力,其中有3亿从事农业劳动。通过“农业就业”来维持农村地区的稳定通常被看作农业的重要功能,农业还能够大量容纳隐性失业,起到劳动力蓄水池的作用。目前,美国直接从事农业的劳动力仅占全部劳动力的2%左右,但通过后联产业、前联产业吸纳的劳动力则达15%左右。对于我国这样的人口和劳动力资源丰富大国,扩大农业内部就业是缓解劳动力就业压力的有效途径。随着农业中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还会创造出一些新的就业机会。未来相当长一个时期内,农业发展本身对劳动力的吸纳功能也非常重要,农业仍将是最能容纳劳动力的部门之一。其次,农业是农民就业的重要保障来源。尽管农业的收入在农民总收入中所占比例在下降,但农业收入仍然是农民收入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维系农民的生活方式、农民的养老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传统的小农经济条件下,土地是农民最重要和最主要的谋生手段,也是农村家庭的重要经济来源,土地是家庭生存、生活以及养老的基础。尽管在今天“土地养老”的保障功能呈现出弱化趋势,但通过土地制度变革、促进流转以及产业结构和土地利用方式的变革等措施,可以提高农民的保障支持程度。


第二,农业的文化传承功能。这不仅因为农业是人类最古老并曾经是人类唯一的产业,更重要的是农业还是人类与大自然联系的中介和桥梁。迄今为止几乎所有的人类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都能从古老的农业中找到它的最初依据。


中国农业文化包含了十分丰富的内容,如古代的重农思想,农业哲学,农业科学技术,农事节日习俗,饮食文化以及田园诗,等等。我们可以把农业文化的内容划分为四大部分:智能文化,如农业生产技术、经验;物质文化,如各种农产品;规范文化,如农业法令、政策;精神文化,如对农神的崇拜等。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总是需要一定的载体,农业生产是农业文化的天然载体,失去了传统农业生产,传统文化的保存就会失去载体,因此,如何保护传统农业?如何实现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的融合?如何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既是发展现代农业要研究的课题,也是社会学对农业研究所面临的新课题。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大量城市居民聚居在远离自然的人工建筑群中,长期处于高强度的压力之下,普遍怀有回归自然、舒缓压力的欲求。农业是一种人类与自然直接接触的社会经济与生活活动,而且农业形成的田园景观具有很高的美感度。通过观光或直接参与农业活动,人们不仅可以得到休闲,还可以获取审美和教育的效果。在得到身心健康的同时,建立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价值观。在人类历史中经历了很长的农业文明时期。通过与自然长期协调发展、适应各地不同的自然环境,人类创造出各具特色的农业系统。正是由于这些丰富多样的农业活动方式,在许多地方产生了具有多样性价值的独特景观,是人类文化的有形遗产。有形景观既包括单纯的土地利用景观,如云南、广西的山地梯田和广东的桑基鱼塘;也包括由农村聚落和农业用地共同构成的区域景观,如草原游牧景观和江南水乡景观。云南元阳的哈尼族梯田已经被认定为世界文化遗产。更应注意的是,在民族文化或地域文化中,民俗、年节、民间艺术这类无形文化遗产也是与特定的农业活动密不可分的。人类文化多样性丧失的威胁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农业文化遗产保存功能的重要性。


上一条:四川省兴福老年服务有限公司

下一条:大粒返料专用振动链式破碎机